他这一波操作啊中金汇融,不太厚道也不太聪明
先甭管他跟刘强东之间有多少“陈年旧事”,单拎出来看这事儿,罗永浩这一通猛夸美团、贬低京东,说白了,就一个词:刻意。你说你偏好美团没问题,谁用谁知道,但搞得像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拔剑四顾心茫然”,那味就不对劲了。特别是在这场号称“美东大战”的正面碰撞里,任何一句话都不是随口一说那么简单。
我们就来掰扯掰扯,他到底图啥?
得承认,老罗嘴皮子功夫是顶尖的,搞直播、蹭热度、整点舆论话题这一套玩得飞起。但这次他明显选边站得有点着急了。事情还没完全发酵,他就开始主动引战,拿美团物流吹上天,转头又嘲京东外卖“惨不忍睹”。这语气,这用词,哪像是个“理性用户”在发言?明明就是个熟练的网络玩家在设局。
关键是,他说的那些“对比体验”真的真实吗?有多大代表性?他作为公众人物,说的话本来就带流量、带节奏,结果他这一带,全网开始刷“京东外卖不行”,这谁受得了?
展开剩余78%也不是说不能批评京东。京东这两年确实有点不温不火,尤其在即时零售这块,后发劣势明显,商家基数少、履约体验不稳,用户用着没什么黏性,这是事实。但你要说“糟糕透顶”,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谁家平台不是边做边修?美团早年跑腿系统还被吐槽成筛子呢,咋没人提?
老罗这个时间点跳出来猛踩京东,除了“公知”式的人设维稳之外,还真不好解释。如果不是有啥“金主爸爸”在背后撑腰,那就是他赌了一把——赌京东压根赢不了这场仗,赌美团注定是“最后赢家”。但这赌法,既狠又险,一旦风向一变,那他这一通操作,很可能变成“站错队”的反面教材。
要我说,这年头“选边站”已经不是件简单的事了。背后牵扯着太多链条。就像美团和京东的这场正面刚,表面上是抢外卖市场,实际上是两个平台在抢“本地生活+电商融合”的话语权。这事要是放在几年前,根本不成立。但如今?谁不想当“全能超人”?美团要杀进电商,京东要突围本地零售,都没退路。
所以,谁赢谁输不是几天能看出来的。
而老罗呢中金汇融,这时候冲出来给美团背书,说白了就是自带剧本的“插播广告”。更有意思的是,他说话的语气也变了。以前那种“我谁都不怕”的劲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向资本献殷勤”。你品,你细品。
这跟他早年骂锤子、骂苹果、骂同行那股子狠劲,完全不是一个调子。
讲真,一个连“初心”都能打折的人,说出来的话,你信几分?他真的是“用户代表”吗?他真正在意用户体验?怕是更在意自己微博热度和商业回报吧。
也不是说我们非得站在京东这边。但至少,要讲点逻辑。罗永浩这种一边倒的批评,根本经不起推敲。他把京东外卖贬得一无是处,可又没拿出实际数据或广泛用户反馈支持,只是几个截图几句话。这种做法,既不专业,也不严谨,更别提什么“客观”。
而且,美团真的就那么“无懈可击”吗?美团骑手的问题、美团佣金体系争议、美团和商家之间的博弈,一样不少。你要捧,就得连这部分也说清楚,不然就成了“选择性正义”。这不是消费者喜欢看的样子。
说白了,现在的网友也不是傻子。看得出谁在卖人设,谁是真体验。谁在带节奏,谁是真实反馈。老罗这波“秀操作”,结果没唬住网友,反而招来一顿群嘲。有的人甚至翻出他过去说过的反话,直接打脸。还有人怀疑他是不是拿了美团的钱,这话听着不客气,但你细想,也不是没可能。
商业合作不是罪,但你至少得讲点规矩,别一边收钱一边扮演“正义之声”。现在这互联网用户最怕的就是“伪中立”。你要么就公开合作,大家当你是广告主;要么就踏实做内容,别夹带私货。可偏偏,老罗这次两边不讨好,既没拿到正面反馈,也没稳住人设,还把自己搞得像个“互联网背锅侠”。
最后啊,这事给咱提个醒。
别轻易把情绪投射到所谓的“意见领袖”身上。他们有立场,有利益链,有运营团队,不是你我这样的“真实用户”。他们说的话,可能是台本写好的,可能是赞助买来的,更可能是为了下一个热搜铺路。你要是太信他们,那就等着被收割吧。
至于罗永浩,他曾是“理想主义”的代言人,如今却越来越像个“利益分销员”。这转变,是悲哀,也是一种必然。资本的洪流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但这不代表我们得接受每一个“变味的发言”。
如果说真有哪个品牌值得尊重中金汇融,那一定不是靠谁吹起来的,而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发布于:江西省配先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