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4日,由位于山东潍坊诸城市的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牵头制定的ISO 国际标准《鸡屠宰操作规程》(ISO 19599:2025)正式发布,这是我国牵头制定的首项家禽屠宰领域国际标准。
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自2021年在诸城揭牌成立以来配资台,肩负起“立足山东、服务全国、对标国际”的使命,紧扣标准研发、验证评价、宣贯培训、人才培养等核心职能,牵头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等22项,为创新提升“诸城模式”,打造现代畜牧业齐鲁样板注入强劲动力。
为破解全球鸡屠宰行业缺乏统一国际标准的难题,该中心于2023年1月完成ISO国际标准《鸡屠宰操作规程》立项工作,标准制定期间,历经6次国内外技术研讨、多轮意见征集与文本优化,最终形成结构严谨、内容完备的国际标准。
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配资台,将为国际鸡屠宰行业提供有一套权威、统一的交流框架,显著降低因术语差异导致的沟通成本与技术壁垒,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坚实基础,有利于提升我国在畜禽屠宰和肉类领域国际标准化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此项标准明确规定了鸡屠宰的宰前要求、操作流程、储存规范等全链条技术细节,涵盖卫生条件、设备要求、动物福利等关键维度,经美国、俄罗斯等多国专家论证,被认定为‘程序规范、内容科学,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该成果将为全球家禽屠宰行业提供‘中国方案’。”全国畜禽屠宰质量标准创新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冯玉建说。
“作为这项国际标准的参与单位之一,我们将全面对标国际标准,让每一批产品都经得起国际市场的检验。”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邱立忠说,他们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达标,让更多中国鸡肉产品凭借统一、科学的国际标准,赢得全球消费者的信任。
作为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1%的产业强市,近年来,诸城早已构建起集育种、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装备制造于一体的全链条产业体系,屠宰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左右,深厚的产业积淀,为标准制定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日报)
配先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